close
發展農村電商,搭乘網絡有“實惠”。鎮沅借助建設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機遇,不斷加大行政推動力度,通過網店帶動、電商產業帶動、電商創業帶動、電商就業帶動和電商入股帶動,促進電商扶貧和精準扶貧深度融合。目前,全縣建成9個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109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包裝、上線鎮沅特色產品達489個,共有鄉愁圓夢、仁為峰等5傢本土電子商務平臺,帶動貧困群眾5154戶15463人增收。2017年全縣電子商務網絡交易額達3.4115億元,其中網絡零售額5861萬元,同比增長47.1%,農產品網絡零售額3892萬元,同比增長44.63%。

助力企業發展,反哺群眾有“動力”竹北推薦月子中心。鎮沅設立2000萬元中小微企業發展扶持資金和1000萬元涉農企業產業發展扶持獎勵資金,培育壯大瞭富農、農康、躍華、雲嶺廣大等一批地方龍頭企業,反哺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脫貧致富。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或種養植大戶給貧困戶優先優質提供幼崽、幼苗或原材料,采取統一管理、統一培訓、統一回收的形式共同發展產業,既激發瞭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又為貧困群眾帶來瞭可喜的收入。如,富農公司針對貧困村和建檔立卡戶實行“一補一提四免五包”的產業扶貧模式,免費提供種子、化肥、農膜、農藥和技術指導,並按每斤高於市場價0.5元的價格全部回購蔬菜,增加貧困戶收入50餘萬元。源怡棕櫚種植合作社向者東鎮貧困戶無償提供價值18萬元的棕苗20萬株,296戶貧困戶受益。

整合扶貧資金,入股合作有“分紅”。鎮沅制定“5+1”產業扶貧政策,其中貧困戶5000元、村集體1000元,鼓勵貧困戶以土地流轉、小額信貸、產業扶貧資金等方式入股村級綜合服務平臺或龍頭企業,簽訂多方合作協議,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和最低利益保障機制,穩定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如,全縣8個鄉(鎮)73個村實施“黨支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企業+農戶”產業發展模式,村集體和貧困戶將產業扶貧資金入股農康公司發展生豬養殖產業。2017年底恩樂鎮第一次分紅時,9個村分紅收入最高的達9.2萬元,最低的在2萬元以上;296戶貧困戶戶均分紅4000元。

雲南鎮沅:打通八條產業發展渠道 為群眾脫貧致富提供動力

盤活土地資源,土地流轉有“租金”。鎮沅以村集體或合作社為主體,采取一次性支付租金或以入股分紅的形式流轉整合農戶土地資源,再將流轉整合後的土地入股企業合作發展產業。土地流轉的收益一部分歸村集體或合作社,一部分歸農戶,實現資源效益化。如,恩樂鎮玻烈村與普洱綠玥公司合作發展沃柑水果產業,農戶以土地入股公司,公司負責土地開發、種植管理和銷售,銷售收入按年度進行分紅,公司占80%,農戶占18%,村集體占2%。進入豐產期後,公司年產值預計超過3000萬元,農戶每畝可分紅5400元以上,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00萬元以上。同時,公司吸納入股貧困群眾以及周邊村民就近務工,月平均工資達到人均3000元以上,盛產期人均勞務收入每年可達2萬元以上。

(責任新竹月子中心編輯:黃俊飛)

加強技能培訓,勞務輸出有“薪酬”。鎮沅創新成立深度貧困人口培訓中心,對貧困群眾采取“技能培訓+軍事化管理+信心提振”的方式進行集中培訓;廣泛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讓貧困群眾至少掌握1門致富技能。同時,引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到產業扶貧基地、產業扶貧車間長期或季節性務工,獲得穩定可持續的工資性收入。如,從2017年10月深度貧困人口培訓中心開班以來,已有7傢縣內建築企業申報用工數量,全縣累計開展培訓460人,成功實現轉移就業366人,轉移就業學員人均年純收入實現從不足2000元到穩定超過5000元。鎮沅坤義公司流轉者東鎮新莊村農戶3500餘畝土地發展蠶桑產業,吸納當地貧困群眾務工少則200人/天,多則600-700人/天,農戶地租收入達600萬元,務工月收入平均達到3500元/人以上。

發展綠色產業,特色種養有“豐收”。鎮沅始終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優、人優我新”的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理念,著力培育壯大烤煙、蔬菜、核桃、茶葉、林業經濟、生豬等特色種養殖產業,持續穩定增加貧困群眾收入。2017年,全縣完成烤煙收購25.8萬擔,實現煙農畝產3745.5元、戶均收入3.4萬元;種植冬早蔬菜9.07萬畝,完成蔬菜總產值3.55億元,戶均收入8800元,並成功進入上海市場,成為“雲品入滬”雲南首傢蔬菜生產基地;完成茶葉總產量5006噸,綜合產值4.66億元,茶農戶均收入達8200元;生豬存欄33.86萬頭,出欄33.52萬頭,帶動農戶4萬餘人。通過特色種養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貧困群眾人均純收入從2013年的1950元提高到2017年的5982元。

雲南鎮沅:打通八條產業發展渠道 為群眾脫貧致富提供動力

落實生態補償,守護青山有“紅利”。鎮沅不折不扣落實好國傢各類生態補償政策,著力推進退耕還林、荒山造林、森林管護、經濟林提質增效、特色林產業等項目,實現貧困人口脫貧一批。同時堅持把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用於扶持貧困群眾和村級公益事業,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持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2014年以來,全縣累計兌補生態補償資金1.5億元,全縣9個鄉(鎮)109個村6728戶建檔立卡戶22032人直接或間接受益,聘用生態護林員526人,河道管理員51人,地質災害監新竹月子中心測員33人,其他生態公益崗位60人。

時間:2018-08-29來源 : 七彩雲南作者 : 李擁軍 管敏潤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組織帶動有“保障”。鎮沅積極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產業協會、村級綜合服務部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築牢各方利益聯結機制,打造脫貧命運共同體,著力解決村集體經濟缺支撐,企業發展缺規模,農民致富缺市場等難題。目前,全縣109個貧困村建立起349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建檔立卡戶1.03萬戶3.65萬人;49傢涉農企業發展壯大特色農產業,建立產業扶貧車間,引進中國企業500強正邦集團延長生豬產業鏈;田園莊園、傢庭農場、民俗民間經濟興起,做到特色產業支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企業帶動3個100%覆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過5萬元,每戶貧困戶均有2項以上可持續產業穩定增收。

鎮沅的八條產業發展渠道條條通往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今天和明天,變“輸血”為“造血”,既增強瞭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又激活瞭縣域經濟發展的前行動力。今後,鎮沅將以“1361”山區產業發展為引領,始終圍繞農民增收這個中心,努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抓實規劃、品牌、規模、龍頭、模式、平臺六項工作,全力開創產業富民、產業興縣新局面。(李擁軍 管敏潤)


發展產業是實現穩定脫貧、長久脫貧的根本之策。近年來,雲南省普洱市鎮沅縣始終堅持把發展產業、增加貧困戶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來抓,創新實踐“1361”山區產業發展模式,著力打通八條產業發展渠道,為貧困群眾脫貧奔小康提供瞭源源不斷的動力。

帝寶竹北產後護理之家|竹北產後護理之家|竹北產後護理之家推薦


arrow
arrow

    lydethec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